新闻动态

我国根雕艺术的发展形势以及发展缺陷介绍!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仿古木雕】根雕艺术始于战国时代,形成于晋汗。根雕艺术制作由简到繁,从制作实用小品,如笔筒、比架、佛柄、抓手、烟斗、枕头等,发展到制作宫厅轩堂中陈设的多种形式的似是而非的繁杂的人物、花鸟、大型摆件和富丽堂皇的各种家具。这段时期的根雕艺术创作者寥若晨星,欣赏者极少,根雕艺术作品多是达官显贵人乃至帝王将相的奢侈品。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艺术事业日趋繁荣兴盛,根雕艺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唐书《李沁传》中有李沁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行爪”献给皇上的记载。唐代的韩愈将有一件似人的根雕艺术作品视为“神佛”,称之为《木居士》,在《题木居士》中曰: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如何?”从叙述中不难看出唐代的根雕艺术备受文人的青睐,根雕艺术创作注重自然美。五代时期的画家阮郜绘制的《阆苑女仙图》中有天然根雕艺术木塌、凳等器物的描绘。宋元时期北京李肪编撰的《太平广记》,详细刻画了贾人张弦偶得黄荆制作“荆根枕”献庙之事。
         根雕具有整实式、片状式、清瘦式、漏透式、线条式、组合式等艺术形式。
         整实式根雕艺术作品是由整块跟木的蔸、段、块、瘤制作而成的。大型的人物、动物根雕艺术作品,整实式颇多。整实式根雕艺术作品现代憨实、饱满、深厚、稳重、大气。如中国首届根雕艺术展金奖作品,陈琰的《猩猩》,作品为一完整的根块,作者创作成猩猩形象,粗犷、质朴,天然成趣,非常难得。
        组合式根雕艺术作品是由不同形式的单个根体进行组合拼接或表现同一内容的若干单体的系列组合而成的,有拼接组合式和内容组合式两种。组合式根雕艺术作品对原材料的依赖性小于其他形式的根雕艺术作品,仿古木雕,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形式多变、姿态万千。如蒋栋梁的根雕艺术作品《童时的回忆》,先有牛犊造型的根木,后根据需要配置了一带有树干的底座,使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木浮雕、根雕市场的大力发展,对雕刻工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事实是: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赶不上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不是人才减少,而是市场需求增大了。
        面对消费市场需求的加大,人才短缺这一现象亟待解决。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传承是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模式,属一对一教学,直至今天,这种模式依然盛行。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此单一模式已不再能满足批量化生产式企业的需求,单靠传承来发展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业内人士要把目光积极转向除传承方式以外的其它人才培养方式。
        在木雕、根雕行业,不少企业都在感叹用工比以前更加紧张,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并不是制约木雕、根雕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雕刻作品特别是根雕作品具有深厚地域文化特色,树根形态变化万千,经雕刻师稍加修饰,便可成为造型奇特、大方美观、文化寓意深厚的根雕精品。近几年,伴随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也有所增加,木雕、根雕市场消费需求明显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木雕、根浮雕行业从业人员已达上万人。

仿古木雕提供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成都嘉达木雕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蔡总  
座机电话 028-85202855  
手机号码 13880368630   
传真号码 028-85202855  
电子邮箱 750135463@qq.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