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藏式建筑用色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寒地区,造就得热情的性格,膘悍的气质,质朴而豪爽,并勇于改造环境。广袤的西藏高原,人居稀少,但只要是人口聚集之地,就自然创造出一种热烈的环境气氛。这样的气氛也体现在建筑、环境色彩的应用上。建筑外墙以白色为主,毛石经过粗加工后,涂白色浆,每年冬季开始,择吉日上一次白灰,由于西藏建筑外墙上窄下宽,墙体形成一个小小的斜坡,人们站在屋顶或墙上,用装满白色涂料的桶,从上往下倒浆浇涂,极为豪放粗犷。门廊檐下红、黄、绿、蓝原色艳丽彩画。室内梁枋艳丽彩画,结合家具用色,形成热烈的室内色调,与藏民淳朴、热情的性格成正比。       

 黑色边框的寓意

    藏区建筑门边、窗边饰有黑色上小下大的边框,寓意为“牛角”,传说能给人带来吉祥。藏族古代曾信奉的图腾之一是“牦牛”,由于时代的进展,原始的图腾被写意为牛角。简练、概括的艺术形象,装饰性极强。这种装饰不分建筑等级,普遍应用,是统一藏式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加大了门窗的尺度,还与建筑向上收分相呼应,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重、庄严感,颇有独到之处。

  门窗的装饰 入口大门及窗的上部,有二、三层逐层出挑的小椽,**上一层出挑小篷,用石片和阿噶土作面层。在小椽上装饰彩画。窗上小雨篷在逐层出挑小椽后,虽然出挑不大,但檐下形成斜坡,科学而严格地适应了高原特点。它使夏日光影,只能射到窗台,室内处于**的阴影之中,给人带来凉爽的环境。而使冬日光照散满全屋,达到后墙,给人带来温暖。还使逐层出挑的小椽上彩画装饰互不遮挡。还有的大门边框、额枋雕绘有生动细致的几何纹样、卷草图案,彩绘装饰。

    1. 民居与庄园建筑用色的区别

   民居建筑色彩尽量朴素、简洁,衬托主体建筑。如大昭寺周围的民居建筑色彩,简洁到只剩下白墙、黑框,小雨篷上的香布及香布里面简单的彩画,贵族和大领主建筑用色的华丽程度,接近寺庙,却又不同于寺庙,民居建筑用色的大衬托,贵族和领主庄园建筑用色的过渡,宫殿建筑用色的华丽,寺庙建筑用色的庄严,几种建筑不同的用色层次。又由于白墙,黑色的门窗框,门窗上的香布帘,家家屋顶上的嘛尼堆,小嘛尼杆上挂着写满经文的彩色经旗等共性,使整个建筑群体用色达到了和谐统一。

    2. 室内色彩的应用

   室内梁柱施以彩画。天花多为暖色调纺织品吊顶。室内陈设由低矮藏柜“百岗”(可存放衣物)、“洽岗”(存放食物和茶具)组合成多用柜。上面摆放佛龛和象征吉祥和丰收的“五谷斗”(切玛),还有电视机、录音机等。柜面装饰雕花漆画,以红色为主,色调热烈华丽。居室中间摆放“觉则”(吃饭、喝茶用的长方桌)、“加觉”(专门吃饭用的饭桌)。桌腿短小,只几寸高。桌高二尺多,三面镶木板,一面有两扇门,打榫做轴,无合页,无拉手,乍看很像落地方柜。桌面、桌板雕花漆画同柜面,以红色为主,色泽艳丽,除纯金不能使用外,其它颜色均可使用,看上去也很富丽。木器装饰纹样以各式花卉、鸟兽、人物、五彩卡垫从窗下到左墙或右墙下,平面呈“L”形铺放。


藏式建筑装饰

 

  藏式建筑的装饰在华丽的装饰图案和神秘的造型中充分体现出了藏式建筑特有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意蕴。
    藏式建筑以其特有的艺术视角,运用艺术的概括、夸张、抽象与变化等多样表现方法,在限定的空间与环境中,有序地组合、构造富于节奏与韵律美、形象与形体美的平面与立体造型。在多样的环境和空间中生动地再现出藏式建筑的艺术性,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全部才智与艺术表现力,也蕴含了设计者的美学情趣与意味。因此,藏式建筑具有了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风格。

  (一)藏式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关系和作用
    藏式建筑的功能和风格决定了藏式装饰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好的装饰作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故评定装饰作品的优劣,就不能孤立地评价它,而是既要看作品本身的质量,更要看它在整个环境中的作用。装饰艺术除了具有其它艺术种类相同的审美、认识、教育作用外,还有其独特的一面,即能对建筑总体气氛起到强化、弥补、改善、调节等作用,能使建筑的功能、风格得到广延,使建筑更加充实,更加**,更具实用效能。从而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获得回报,获得超越建筑本身的审美和使用价值,对人类的生活、信仰等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藏式建筑装饰与建筑环境就是在这种关系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得益。
    1. 是藏式建筑功能与装饰艺术紧密结合。

    藏式建筑不同的功能,使得装饰艺术题材的选定有了很大的不同。建筑制约着装饰艺术题材的范围,使其为建筑功能服务。好的装饰作品在内容和选材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场合的特点,历史文化背景的特点,是选择题材的重要依据。题材内容的贴切充实,不但能使建筑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为建筑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题材问题不仅存在于宗教性装饰艺术之中,在一些生活设施中也有这个问题,从中国古代的敦煌莫高窟、西藏的布达拉宫,到欧美的现代建筑都说明了这一点。

    2. 是藏式装饰艺术的工艺和材料与建筑环境具有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作用。

    在藏式建筑装饰艺术作品的制作中,一开始就要把材料的选用考虑进去。至于用什么材料做装饰,其依据是建筑风格、功能、色彩、装璜用材、尺寸、光源等因素,必须体现出装饰作品和具体环境的协调之美,以及材质之美。如:青海塔尔寺佛教建筑,金顶鎏金,主墙面为琉璃砖,内部宽敞高大,加上各尊佛像和装饰品,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材料的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主要是要选择那些有耐热、耐寒、不易褪色、质地坚硬易于清洗的材料。装饰艺术作品不同于其它画种,它能展示出其它美术形式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展示出它特有的材质美感。
    藏式建筑装饰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能随着建筑物的风格、建筑自身的用途等方面进行设计。作品本身的装饰因素、材质效果及表现形式,对作品以外的所有物体与空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协调作用。其作用已不局限于作品本身,它和周围的一切组成整体的环境空间和风格,既适应了环境,又强化了环境。反之,那怕局部的作品再精彩,但和整体风格不协调,也是不好的。藏式建筑装饰艺术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建筑风格、装璜风格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

 (二)藏式建筑装饰作品的艺术特点

  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是产生装饰的**古老**深远的原因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传佛教,在历史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断变迁,几经兴衰,灿烂的佛教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对建筑装饰艺术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藏式装饰艺术的造型中,从图案纹样的取材上来看,主要采用写实图案、变形图案和植物图案。写实图案的塑造较为偏重自然,抓住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特征,它在装饰作品中被广泛的运用。变形图案的表现手法上更着重表现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意趣。对人物、动物、植物、花卉等对象通过省略、夸张、添加、寓意、联想等手法大胆概括加工和变化以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效果。变形图案在藏式建筑中有着浓郁的装饰意味。
    无论哪类图案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更多的场合下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装饰作品中运用体现出其特有的形式美: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权衡、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它都统一于变化统一的美的法则之中。藏式装饰作品以其明快、鲜明的装饰色彩,生动、简洁、抽象的图案化造型语言使之更能符合藏式建筑保持空间视觉上完整性的要求。    

    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感染着藏式装饰的创作者更多地是抒发藏民族与自然和谐协调的那种情感,同时流露着艺术家对藏民族骠悍顽强的性格的一种如水般的柔情,更多地化作了淳朴和憨厚。藏式装饰作品丰富的层次、细腻的表达使之产生了优美的肌理,也大大增加了建筑装饰艺术的观赏性和建筑环境的协调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不是把自己立为自然的对立面去改造和征服。反映在建筑形态上就是顺应环境的特征,变不利因素为创造的契机,不论体量、材料,还是造型、色彩方面都与环境十分协调,仿佛是那种特定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有机体,充满了人情与生命的韵律。
    总之,藏式建筑装饰风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受到人的情感和心态方面的影响,而人的情感和心态又来源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的积淀。特定的环境以其固有的内在秩序统辖着一切,甚至造就人们心理上的某些共性。各民族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又造就了不同民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个性。藏族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骠悍民族,它的建筑装饰艺术的风格不仅有着高原各民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共性,更是表述着这个民族对高原的一片赤诚。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西藏双通藏式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蒋先生  
座机电话 0891-6280545  
手机号码 17608165588   
传真号码 0891-6280545  
电子邮箱 xzzszs1@xzzszs.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