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溶剂型桥面防水涂料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溶剂型桥面防水涂料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产品介绍:

溶剂型桥面防水涂料,溶剂型粘接剂的主要特点是除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外,还可有效地处理砼(钢板)与沥青砼等之间的层间粘接问题,在外力荷载水平推动作用下(尤其是气温较高的状况),路面不易出现推移、脱落、变形等病害。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钢桥面、隧道路面或其他复合式路面铺装的层间防水和粘接,尤其适合路面有坡度(横坡、纵坡)及桥面铺装层小于 7mm 的防水和粘接。

 

产品特性

◆ 防水效果显著。粘度低,渗透性强;可有效渗入水泥混凝土或钢板形成致密的防水层,能有效保护桥梁结构。

◆ 界面粘接强度高。涂膜强度高,不仅与水泥砼或钢板的附着力强,同时界面粘接强度高

与上面铺装沥青砼之后的组合结构的抗剪性能、粘接性能。与传统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水溶性防水涂料、反应性防水材料等)相比,粘接强度明显提高,而且铺装沥青混凝土之后的组合结构的抗剪性能及粘接性能优良。

◆ 涂膜柔性好,对基层收缩和变形开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施工简便,常温、单组分施工。

◆ 无毒环保,对环境无污染。

 

适用范围

水泥混凝土桥面、隧道路面及其他复合式路面的防水和粘接。

工作机理

当粘度较低的GS溶剂型粘接剂喷涂到处理后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上时,GS溶剂型粘接剂迅速渗透到水泥混凝土表层 2-5mm 深度范围的微孔中并完成固化,形成了水泥混凝土相互贯穿的致密结构,从而实现了GS溶剂型粘接剂与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的有效粘接并同时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由于GS溶剂型粘接剂属高分子热塑性材料,与同为高分子材料的道路沥青有着良好的相似相容性,当施工沥青混凝土时,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热作用和碾压作用下,溶剂型粘接剂膜部分熔化与热拌混合料融为一体。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溶剂型粘接剂与沥青混凝土一道发生了第二次固化,从而实现了溶剂型粘接剂与沥青铺装层之间的有效粘接。

 

注意事项

◆本产品施工时的气温必须高于 5℃,阴雨天气或基层潮湿时不宜施工。

◆ 由于本产品含有溶剂和其他少量易燃物质,施工过程中应禁止吸烟和其 他明火。  

◆ 预防皮肤和眼睛、触及液体(例如使用工作服、手套、护目镜、面罩、 面霜等) 。 如果产品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用温水及肥皂或适当的工业清洁剂彻底清洗。 如果眼睛受到污染,用淡水冲洗至少10分钟,并立即就医治疗。由于这些化学物品含易燃物质,故应远离火花或火焰,并在该场所严禁吸烟。

包装

● 包装规格为:50kg/桶。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由中交二公局承建,该施工标段(含主桥中山大桥、东侧连接伶仃洋大桥的引桥、西侧连接陆域引桥非通航孔桥等)全长为7.5公里,约占全线三分之一,工程全部位于海域环境中,施工区域航道众多、每天贸易船舶多达4000余艘、通航安全风险大,所处位置地质情况总体较差、桥址区域台风频发、季风期长,海面风浪大,建设条件十分复杂,施工组织难度相当大。为克服施工环境复杂的困难,建设者从岸边搭设约7.5公里建设用临时栈桥,将海上施工环境“陆域化”。

  今年上半年中山大桥完成桩基施工后,已逐步转入桩基以上的承台工程。承台是桥梁结构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建造在桩基之上,将承担桥梁索塔及上部结构由上至下传递的荷载,与桩基共同构成桥梁的“砥柱”。钢吊箱则可有效阻隔海水与桥梁结构接触,提高承台及桥梁的耐久性之余,还可避免承台及桥塔在运营期间遭受船舶直接撞击所造成的损害,为大桥后期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从8月10日到9月29日,深中通道建设者与时间赛跑,与挑战博弈,在50天内顺利完成中山大桥共4个钢吊箱下放,单个钢吊箱面积约有半个足球场面积大,单体重达750吨。

  下放期间,项目部克服连续雨天作业及水位变化等困难,安排专人轮流驻守,每下放25公分便会稍作停顿,由测量人员实时跟踪测量,经过预下放、下放两个阶段,**终实现了钢吊箱预留孔洞与14根群桩基础的**结合,吊装精度控制在前后2毫米、上下6毫米范围内,远远优于3公分下放精度控制要求,为后续封底作业、承台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下一步中山大桥东主塔将进行承台封底混凝土浇筑及钢吊箱内抽水作业,把承台施工环境转为封闭干环境后,将开始承台主体工程施工,预计年内完成。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广州德西尼建材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成经理  
座机电话 18022303249  
手机号码 18022303249   
电子邮箱 1790034844@qq.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