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低价无塔供水的恶性循环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无塔供水器|无塔供水设备生产企业,拥有国内**无塔供水,无塔供水器,无塔供水设备生产技术 供水企业为何运营管理水平低下,技术改造、设备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两个字:没钱。在业界看来,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供水行业缺乏稳定连续的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是造成行业无法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的直接原因。 一个重要的民生行业为何会如此“差钱”?傅涛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中定价、投融资机制的问题没有理顺。他说,1998年,国家出台实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确定了城市供水的基本定价原则,包括利润加成本、保本微利等基本原则。但也就从那时起,供水行业逐步陷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 “具体地说,地方政府认为引入市场化机制后,供水成本应通过价格消化。公众则认为自来水属于类似公交系统的公共服务领域,已经习惯政府补贴后的低价,并对涨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傅涛说,10多年来,在成本不断上升且涨价困难的情况下,供水行业整体处于微亏状态,资本需求绝大多数依靠借债,有的企业甚至有7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财务成本成为供水企业**大的成本,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一分钱一分货,水质和水价紧密相连。但对于供水,这个问题却被各界长期忽略。与居民生活用电不同,不能轻易松动的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电的质量,但这一点对生活饮用水而言,却并不适用。为控制成本,不少供水企业在升级改造、管网维护上积极性不高,甚至“缺斤短两”糊弄了事,这在业界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而这些悉数反映在供水企业的水质和服务上。 “低质低价的行业通病,短缺的是服务和水质,伤害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新国标实施后,供水成本压力更大,能确保达标的比例不高于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