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倾力打造区域石材产业发展中心

互联网 14-10-14  阅读数:

在北川香泉石材工业集中区的一家工厂里,一排排整洁的厂房耸立,大批的工人正在一台台机械前忙碌。这家总投资2亿元的北川巴源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紧张准备于近期完成了一期建设,在北川开发起了米黄大理石。

近年来,北川依托“全国品牌大理石之乡”的品牌优势,高端切入,大力发展石材产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大理石产业正成为北川发展振兴的有力支撑。

筑好产业巢

石材集中区引来大批企业

2010年,北川被中国石材协会授予“中国米黄大理石之乡”。同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北川米黄大理石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如何将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北川重新确立了石材产业发展目标,在优质石灰石资源密集的香泉片区规划1.58平方公里,建设石材工业集中区。

为筑好石材产业发展的“巢”,2011年先后投资3亿元,完成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7月,首批石材企业入园建设;2013年上半年完成了4.62亿元的投资,实现产值1.45亿元,还解决了附近1460名群众就业。在发展石材产业中,北川并没有盲目引进企业,而是要求进驻企业必须对资源进行科学地开发利用,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开发之路。

为此,北川确定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采、保护环境、持继发展”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成立了“北川米黄大理石矿业协会”,加强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石材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集约式开发

石材产业初具规模

“像这种石头,切割成大理石板材后,一平方米市场价要卖六七百元!”绵阳如玉大理石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翌峰是北川人。在水洞村村委会门前,邵翌峰的一栋厂房正在修建,旁边的工厂里机器轰鸣。

不仅是本地企业,外地投资商也嗅到北川米黄大理石发展的巨大商机。林骥跃是广东人,他投资7500万元,建成了年产40万平方米的尔玛大理石板材加工基地。

在公司的厂房外,从山上切割下来的大理石荒料堆满了料场。在厂房里,两台目前世界**先进的切割机正开足马力切割。“别看这块石头见方只有一米多,因为硬度太高,从上面切割下来,要切割十几个小时。”林骥跃说。据他介绍,广东石材产业发达,技术先进,拥有大批优秀技术人员;北川米黄大理石品质**,将两者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产业互动便是他投资北川的初衷。

目前,已有13家重点企业陆续进入北川香泉石材产业园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就又有5家企业开工。

家门口打工

千余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26岁的吴万伟是香泉乡水洞村人,以前一直在广东打工,2010年,吴万伟了解到家乡正在开发大理石后,毅然回乡创业,他贷款买一辆货车跑起了运输。“今年初,我已经把账全部还完了!”吴万伟乐呵呵地告诉我们,只要不怕苦,一台车一年挣个十万八万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水洞村,像吴万伟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香泉乡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石材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创造了大量运输、搬运、销售等岗位。目前,香泉乡有960多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在绵阳如玉大理石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水洞村三组村民金晓蓉正细心地为大理石“美容”。“大理石板面上如果有小瑕疵,需要挖掉再用原粉补上。”从浙江打工回来的金晓蓉边修补边告诉我们,“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挣三四千。”

为让石材工业集中区生产出更多岗位,北川县多次派人去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美誉的曲阳考察。“前期我们将派60人去那边去学习。”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蹇斌说,发展石雕产业,除了增加就业,还将极大地提升北川米黄大理石的附加值,增强品牌美誉度。

预计到2020年,全县石材产业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香泉片区将成为区域性石材产业区、建材加工区和交易中心。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