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路灯节能改造推EMC模式
中国建设报 11-07-29 阅读数: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21个照明设施管理单位签订了城市照明节能工作责任书,计划实现基本消灭合肥无灯区,淘汰道路低效照明产品,杜绝“人造白昼”带来的环境污染。
路灯作为城市的公共照明设施,通过节能改造可以节省下不少电量。笔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合肥市部分地区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模式,联合专业企业作为“节能管家”,对路灯进行节能改造。目前,部分实施路段的节电率超过了35%,每年可节省电费160多万元。
高新区是合肥市**早实行EMC模式的地区。该区城管局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区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相关产品供应厂商合作,由其投入全资进行节能改造,每年节省下来的电费按约定比例由双方分享。“也就是说,企业负责以技术方式提高路灯的节能效率,我们不用出一分钱,节省的电费按‘二八分成’,企业可以拿到80%的收益,从而调动了企业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据悉,该区对25条市政道路照明进行了节能改造,节电率超过35%。3年来节省的电量可节省标煤1800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0.23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5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