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照明优势抢眼 标志未来市场势必革新
互联网 10-10-25 阅读数:
OLED照明产品虽仍处研发阶段,但其优势仍不胜枚举,不但具备可弯曲、柔软等特性,在薄如糖果纸的OLED照明上任意打洞,也无损其维持正常发亮,甚至可以任意裁切,也因此往后就能免于打破灯泡一再发生。
另一方面,就技术层面而言,LED发热量大,需要散热机制,但OLED照明却不需要。若观察OLED 灯与荧光灯一起点亮情形,可以发现荧光灯温度会从室温升高至50℃;OLED灯点亮后温度仅从20℃升高为30℃,可免除使用者烫手的危险,较符合安全考虑。
OLED灯在透明度及散热效果、薄型化具有较高产品优势,LED目前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且量产,但发光效率与使用寿命比OLED差(图2)。整体来看,OLED灯的优势在于具备高发光效率,适用于大面积面光源,开关速度快,而针对灯源所呈现的区域性现象,如欧盟地区偏好暖色系光源,亚洲地区,如日本、中国等地则喜欢较为明亮的白色光源,OLED灯也能调整颜色符合各种颜色需求。再者,材质柔软、易于裁切、造型轻薄,及低驱动电压等特性,相当符合环保要求。
然而,具备多种优势特性的OLED灯为何仍未量产,主因在于亮度、使用寿命与发光效率三大问题。一般照明需求须达到1,000cd/m2亮度以上,但OLED 灯未达此标准,仍须增加其亮度,且提高发光使用寿命达10,000小时以上,发光效率则必须提高至30lm/W。再者,制作量产时仍须注意整面亮度均匀度及演色性(CRI),演色性越高,视觉所看到的色彩才越真实,因此,CRI必须做到八十以上,此外,售价也须降低,才能在市场普及。
OLED 灯商机诱人 吸引照明大厂目光
由于OLED灯可望成为未来照明的新主流,不少厂商也积极投入研发,专家指出,欧洲、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都采用项目方式进行研究。项目研究主要以高效率与高寿命为研发主轴,如欧洲OLED 100.eu项目,更值得注意的是,为求OLED照明早日商品化,欧洲OLED 100.eu项目甚至将价格也列入研发考虑中。强调每秒平方OLED照明售价为100欧元,促使OLED照明具备市场竞争价格。参与此项目的厂商包含西门子(Siemens)、Frauhofer、IPMS、飞利浦、欧司朗等,其中不乏国际照明大厂,而这些厂商甚至还包含上游材料商与设备商,足以见得OLED照明增长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