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谊生陶瓷投资湖北通城 规划建设6条仿古砖生产线
陶瓷信息 10-06-24 阅读数:
通城县委书记胡超文在奠基仪式上说,通城县把争项目、拼项目、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项目兴县”之路。该县抢抓沿海地区和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商贸合作会等活动,利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同乡会,瞄准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招商。为吸纳大项目,该县强化园区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做大经济开发区,科学规划建设陶瓷产业园等工作,积极做好引进项目落户的衔接跟进与配套服务,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办,制订并出台了“一周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督办及推进机制。
早在上世纪 80年代,通城陶瓷业发展迅速,仅国有瓷厂就有 8家之多,大小陶瓷厂近百家,生活、建筑、工艺用瓷等声名远播。一时间,“通城造”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热销。由于一哄而起,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人才缺乏,陶瓷业好景不长,逐渐衰落,**终全部关门大吉。近年来,随着通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陶瓷业的复兴又被作为振兴通城经济的主导产业提上议事日程。丰富的陶土资源,为该县复兴陶瓷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专家论证,通城境内陶土储量在 6000万吨以上,可作彩釉砖块、日用精陶、工艺美术陶、建设用陶和园陵彩陶的制作原料。丰富的陶土资源,让该县复兴陶瓷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效益,该县积极走出去到沿海等地招商引资,特别是组织招商队伍到佛山等陶瓷业发达地区推介通城陶土资源优势。同时,该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设专业陶瓷工业园区,实现资源、技术、人才共享,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目前,该县已在大坪沙口村选定规划用地 3960亩,作为陶瓷工业园建设用地。积极主动出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了陶瓷商的眼球。通城县规划,到 2015年,将把陶瓷业建设成为全县又一支柱产业和工业系统的主导产业,将通城打造成华中地区集陶瓷原料加工基地、陶瓷产品生产及出口基地于一体的“小瓷都”,真正实现陶瓷工业复兴。
据悉,通城县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毗邻湖南的岳阳、临湘等陶瓷产区,境内拥有丰富、优质的长石、瓷沙等原材料。湖南岳阳等陶瓷产区的长石等原材料也由通城供货。通城周边的消费市场也为这里发展陶瓷生产埋下伏笔。通城到长沙、南昌、武汉3大省城只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岳阳、咸宁、九江等**地级市场极为便利。近几年来一些陶瓷企业把销售半径锁定在500公里范围内。而通城的销售半径250公里以内就足以消化大量的产品,到达洞庭湖也只有70公里。远程销售可以经洞庭湖水运到达长江辐射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