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贵寿山石《春声赋》亮相世博会
东南快报 10-04-15 阅读数:
《春声赋》以其寿山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成为一件孤品,为此参展方为其投保1.3亿人民币,让《春声赋》成为有史以来**贵的寿山石雕。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寿山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周野认为,亮相世博,《春声赋》将让全世界更深了解寿山石,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石。
打火把山洞中找到巨石
其实,这块巨石被发现纯属偶然。
寿山石雕刻大师陈礼忠至今记得1995年夏天的那个傍晚,他和朋友一同到寿山石原产地福州寿山村去“搜”石。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忽然听村民说有人在山洞里挖掘到一块巨石。
开始还以为是谣言,没在意,回到家后,几个人一合计认为,令可信其有也不能错过一块石头。于是他们便连夜返村,打着火把摸进了山洞。
当一块红、黄、橙、白、灰、黑交融的彩石呈现在陈礼忠面前时,“阅石”无数的陈礼忠那一刻也惊呆了,他毫不犹豫地将巨石“请回”了家。
从那时起,陈礼忠每天都对着巨石在冥思苦想,因为他生怕破坏了石头,而迟迟不敢动刀。然而真正到了动刀的那天,他下刀却毫不迟疑,一层层石头被剔去后,石头上出现了一对火凤凰的身形。“其实在我**次见到石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已经呈现出飞禽、花木融合的奇妙景象。”陈礼忠说。
“凤凰**神圣的时刻是百鸟朝凤,**辉煌的形象则是丹凤朝阳,这块巨石需要的就是这种形象。”陈礼忠说,此后五年,他一心扑在这块石头上,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雕刻,巨石终于成为了一件寿山石工艺品。
“一凤一凰与56只形态各异的小鸟或栖或飞,环绕在一颗挺拔苍劲的不老松身边,形成众鸟朝凤的欢乐图景。寓意中国56个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如苍松般挺立于世界;一轮红日在祥云的缭绕中冉冉升起,沐浴着春光的人间,百花盛开,百鸟和鸣。”谈起成型的作品陈礼忠特别兴奋。 为巨石取名作赋创先例
巨石成形后,该如何取名,又成了一个难题。为给巨石取个响亮的名字,陈礼忠遍邀我省数十位文艺界人士相助取名。
“为寿山石取名,这是寿山石雕界开天辟地**遭。”**寿山石文化研究专家方宗珪先生评价称,文化人为一件石雕作品命名将为寿山石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对提高寿山石雕文化品位大为有益。
**终,在文艺人士、寿山石爱好人士以及关注人士等的数百件征名意见中,福建省作协主席、福州市文联主席陈章汉的《春声赋》呼声**高。为此陈章汉还专门为之写了《春声赋》,这也开创了寿山石雕艺术创造历史的先例。
对于寿山石《春声赋》方宗珪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由于寿山石采集难度大,寿山石雕一般为中、小型,如此规模的巨型大作,且又五彩斑斓,实属罕见。而且,此作品以花鸟为题材,形象地道出了祝福新世纪盛世中国的寓意,更是难得,堪称稀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