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灯具市场6大潜规则 今天你被潜了么?
互联网 09-11-24 阅读数:
近视是当前严重制约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而且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接受教育年限的加长,近视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迫切任务。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很多父母开始为孩子选购健康护眼灯。
在北京十里河灯饰城,笔者看到多数摊位都出售护眼灯,而护眼灯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一台小品牌的护眼灯50、60元就可以买到,而像“飞利浦护眼灯”这样的大品牌,**低也要200、300元。与护眼灯相比,没有“护眼”功能的普通台灯则要便宜的多,杂牌台灯在砍价之后20、30元即可购得,即使是大牌台灯,上百元的就算中高档了。卖家表示:“虽然护眼灯稍微贵些,但是为了孩子的眼睛,作为家长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护眼灯之所以能保护视力,是因为与普通台灯相比无频闪,因此能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那么,无频闪真的是护眼灯“护眼”原理吗?中国照明产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燕生表示,所谓的无频闪,其实只是高频闪而已。据陈燕生介绍,荧光灯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亮一灭的变化,即频闪。普通荧光灯的频闪每秒钟大约100次,肉眼不易察觉,但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当灯光每秒钟闪动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肉眼难以察觉,眼睛就会相对舒服些,但由于这种灯所发出来的光仍然是不连续的,时间长了眼睛同样会感到疲劳。
把“高频闪”说成“无频闪”,夸大护眼灯的护眼效果,这似乎成为了目前护眼灯市场的潜规则。有业内人士甚至称,市场上出现的护眼灯,几乎没有任何一家经过了国家专业部门的科学检测。笔者在采访中也观察发现,虽然很多护眼灯的宣传资料上将自己的护眼效果夸的天花乱坠,但产品外包装上并没有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证明其产品有护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