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政策助推聚氨酯增长需求
互联网 09-10-29 阅读数:
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房屋住宅的能量损失大致为墙体约占50%;屋面约占10%;门窗约占25%;地下室和地面约占15%。我国建筑要在2010年实现节能率50%,需对建筑外墙进行全面改造,墙体保温材料的市场将会大幅度增加。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包括挤塑板(XPS)、泡沫板(EPS)、喷涂聚苯乙烯(SPS)、聚氨酯泡沫(PUR)等保温材料。除聚氨酯外,两种应用较多的产品纤维石棉网与聚苯板存在一定的缺陷:纤维石棉网保温性能较差,而聚苯板的安全性可能相对较差,保温性能也低于聚氨酯。根据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用聚氨酯作建筑保温材料,施工工期减少三分之二,工程造价每平方米降低20~30元。
从综合性能来看,聚氨酯也应该是**优的选择:其保温性能卓越;一材多用,同时具备保温、防水、隔音、吸振等诸多功能;防水抗渗性能优异;与屋面及外墙粘结牢固。参考国外经验,聚氨酯已经成为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主流品种。而从应用于中国北方供暖的管材变迁历史来看,也逐渐从石棉网转向聚氨酯硬泡。
三、 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将成为促进聚氨酯在建筑节能保温领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将聚氨酯硬泡应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以直接喷涂方式进行施工。国内以烟台万华和红宝丽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市场:
2009年8月,烟台万华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筑节能展上,展示了其**新绿色节能新产品—万华硬泡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9 年4 月,红宝丽与控股子公司宝淳化工共同出资设立南京红宝丽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聚氨酯板材、聚氨酯制品(聚氨酯泡体等)、复合包装材料等,积极开拓建筑节能领域应用的意图十分明显。
根据北美成熟市场经验,产品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建筑保温材料竞争的关键。一方面,保温材料企业必须具备及时和充足的产品供应能力;另一方面,优秀的售前售后服务和现场安装服务也是吸引更多的客户的关键,安装服务也是保温材料企业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国内聚氨酯下游需求的真正启动主要还取决于材料的实际性价比、建筑施工的难易程度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执行情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