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竞相投资“中国城”计划受阻俄罗斯

互联网 09-09-18  阅读数:

    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的陷落,在让数万华商流离失所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新的投资商机——在莫斯科修建“中国城”。

    9月16日,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国际部经理助理陈大文向记者确认,该公司已于7月18日与俄罗斯AFI公共发展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共同在莫斯科建设一座全新的“中国商贸城”,成为**与俄企真正签下意向书的“中国城”建设工程。

    同一天,刚刚率团完成了赴俄的游说之旅返回北京的浙江乐清北京商会会长潘金立也向记者表示,在分别会晤了莫斯科州政府,议会以及国家杜马之后,乐清商会与莫斯科州政府的“**两国政府间”投资合作也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该项合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莫斯科建立“中国城”。

    但是,俄罗斯政府不明朗的态度,使得在莫斯科建立“中国城”的前景非常不明朗。陈大文表示,虽然意向书已经签署月余,但是俄方合作方至今未能完成材料的整理工作,使得“中国城”项目在俄的法律注册程序一直未能开始,目前原定于9月的材料递交时间已经推迟到10月,而余下的程序则“暂无时间表”。

    而经过了一番游说的乐清商会,除了得到“俄方各级政府都比较感兴趣”的反馈之外,仍不能确定更多的合作细节。一位商会成员向记者表示,近期该商会将再次组团,二进莫斯科,进行进一步的商讨。

    “中国城”新商机

    虽然由于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的被查封,在俄华商的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俄罗斯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产品的依赖依旧存在。

    据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吴大辉介绍,2008年,俄罗斯整年总消费额达到330亿美元,其中只有84亿美元的商品由俄罗斯本国厂商提供,75%以上来自国外。根据吴大辉的调查,在俄罗斯中下层妇女的鞋中,每10双就有3双出自成都武侯区。

    俄罗斯政府希望到2010年,使本国生产的消费品达到总消费额的55%,这也是政府关闭包括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在内的众多集贸市场的初衷之一。但是从2008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55%,“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吴大辉表示。

    据乐清商会常务副会长杨礼良介绍,大批原本在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中经营的中国商人,在大市场被关闭之后辗转进入其他较小的商贸市场经营。但是这些市场容量有限,且租金上调幅度巨大,使得相当一部分华商仍未找到合适的经营地点。

    “这些商人现在仍在处理早先被扣在大市场中已经过季的货物,但是当货物处理完毕,生意还是要继续。”杨礼良说。

    因此,7月18日,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宣布与俄罗斯AFI公共发展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在莫斯科东北三环内建设一座“中国城”。该项目总占地200公顷,总投资达7亿美元。

    据陈大文介绍,该项目除了可以容纳5000多家商家,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之外,还将拥有政府职能设施,包括海关、移民、保税区等。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