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科学发展观之加工与循环经济

互联网 09-08-04  阅读数:

    循环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强调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过程,与传统经济相比,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发展与资源稀缺之间的冲突,应该说,这是一条**能够使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各地方政府常出现以牺牲环境因素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数字,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石材工业中的循环经济模式,应该强调的是:

(一)提高石材加工效率

    石材加工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了竞争优势,而且在世界性资源紧缺的今天,减小石材资源消耗,延长人类使用时间,对人类拓展生存空间、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纵观世界各个石材强国,无一例外都在积极研发石材开采新技术及努力提高石材加工效率。我国作为当前年产量世界**的石材大国,更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扶持,走一条科技兴石、效率优先与独立自主的道路。

(二)石材废料的再加工

    石材资源再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损耗,一部分形成边角残料,一部分形成石粉和石渣。当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石材资源的有限性时,加工中每个环节都应引起关注。国家作为资源分配的主导者,要有意识地提倡企业更新观念,使传统意义上的无价值边角残料再加工以形成事实上有价值的制品,这种变废为宝的转换,是对资源的珍惜与保护,也是循环经济在石材加工中的**好体现。

(三)石材污染物的防治

    石材开采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水及石渣等废料,已经成为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不但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以福建某石材重镇为例,2002年至2004年间,该镇石材产值年增长率20%,但当地空气含尘量却增加了1.5倍,造成当地矽肺病人数增加了2倍,这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敲起了严重的警钟。建议国家应加强监督与管理,通过税收、补贴、行政干预等手段,鼓励科研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加强石材生产过程中三废治理的研究,积极推进成果向市场的有效转化,节能减排以至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重要与紧迫性,但各级政府、部门还是有意或无意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认识不足,为此应着手的是:

    1、加速循环经济的法律进程。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相比甚有欠缺,有待完善。因此,推进循环经济,**要加快立法进程,新近2008年8月中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正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走人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既要“有法可依”,更要“执法必严”。执法部门要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加大其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使它们不敢以身犯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石材工业中的“三废”排放实现**小化。另外,还应对石材工业环境改善有贡献的企业及个人进行奖励,以更好地引导人们的环保行为。

    2、加强舆论引导与社会监督。从长远看,一个国家环境保护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国民意识上,当人们在居住区暂时尚未受到由于石材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时,很少会因此想到环境保护问题。此时,政府就需要不断地强化民众这种危机观念,有意识地宣传环境破坏对生存的威胁,以加强舆论导向,形成环境的良性循环。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