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论坛:一张木皮“贴”出20亿元财富
互联网 09-07-21 阅读数:
把带有特殊天然纹理的高档原木,切成一张张纸一样的薄片,然后把它粘贴于普通的木材上,这个看似简单却包含着较高技术的过程,目前在德清洛舍镇有150多家大小企业在为此忙碌。这个变废为宝的产业不仅让洛舍镇成为国内**的“中国木皮之乡”,每年还为当地创造20亿元的销售财富。
上世纪80年代,洛舍钢琴产业兴起,在钢琴制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木材边角料,头脑灵活的洛舍人开始琢磨起这些废料来。雁荡村的陆吉琴就是较早从事这个行业的村民,她把德华公司加工装饰贴面板后废弃的木皮边角料,背到南浔家具市场上,结果带去的木皮边角料很快就卖完,商家还争着求她供货。消息传开后,当地农户都干起了这一行。一些挖到“**桶金”的村民很快办起了利用木材废料加工木制品企业。
当地政府看到这一喜人现象后,一边积极做好引导,一边鼓励做大做强。通过数年跨越式发展,如今,洛舍镇的木皮产业已经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木皮产业也越分越细,品种越来越多,每天都有载着成箱木皮的货车从洛舍驶向全国各地。他们建立起的广泛营销网络,使洛舍木皮在国内任何一个木皮市场都能见到。洛舍人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只要停工几天,国内许多装饰贴面板厂家的老板就会心里发慌。
洛舍木皮产业的走强,用洛舍镇镇长沈月强的话说,主要得益于该镇木皮企业生产技术高、销售广。
据了解,目前洛舍镇拥有的100多家生产木皮的企业中,已经涌现了像“德华木业”、“富邦木皮”、“新德芙王木皮”等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木皮生产规模企业10多家。他们不仅产量高,而且刨切设备和技术处于国内**水平,木皮生产已形成从中低档加工到高档木皮开发。目前市场上木皮用户需要的任何规格、品种的木皮,都能在洛舍镇上找到,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同时,洛舍的木皮生产企业与国内外**用户建立强有力的协作体系,使木皮生产相对稳定,且处于该产业的发展前沿。
此外,在镇政府的帮扶与支持下,木皮企业在原材料、刨切技术、用工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互通信息、合作互利,达成资源共享机制,为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