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门窗在欧洲地区的发展及应用
互联网 09-04-14 阅读数:
20世纪50年代:塑料门窗由德国研制成功。经过50年的努力,产品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塑料门窗这个产品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迅速推广与应用。在**初的1977年,塑料平开窗只具备排水腔体和增强型钢腔体,大部分窗的传热系数在3.5,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在德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解决门窗表面的结露、结霜问题,节省有效的能源供应问题,逐步完善和提高塑料门窗的标准和规范,形成了完整的塑料门窗整体质量、性能的检测和论证体系。同时企业非常重视塑料门窗的研制和应用,形成了规模巨大、迅速发展的产业,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发展速度,德国的塑料门窗的实际应用都处于世界的**地位。
1985年以后:塑料门窗就具备了**基本的排水、增强、保温的三个腔体,门窗的传热系数能够达到2.6。在此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门窗的整体性能,着重对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改进:窗框本身的传热系数目前大多在1.4~1.5;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目前大多在1.1~1.3。
1995年:德国多数型材生产企业为了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在框和扇之间增加了一道密封,从而使原有的单个密闭腔室改变为两个分别独立的排水腔室和保温腔室。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窗开启部分的密闭性能,但由于固定窗部分不存在所谓的框扇之间的三道密封问题,同一个系列的门窗型材产品,只靠改变框、扇之间的密封结构来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效果是不明显的,所以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使用方面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