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形势变化 五金企业要自主创新

互联网 08-09-12  阅读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请到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三位领导来到我们新浪家居作客,跟我们聊聊我国五金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我先介绍一下嘉宾,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理事长张东立先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僧蘭女士,还有副秘书长柳润峰先生。

  张东立: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因为准备这次采访,昨天我也上网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经常听到五金这个词,但是很多网友可能不太了解,哪些是属于五金制品,因为这个我也补了补课,惊奇的发现从很小的剪刀到厨卫家居大件用品都属于五金制品,感觉五金用品和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两年前三位曾来新浪做过一次采访,到现在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想请三位介绍一下这两年我国五金行业有什么发展,目前国内外五金制品行业的发展形势?

  张东立:我国的五金制品行业这两年应该说在继续持续快速地发展。无论是产品的门类,还是行业的规模,以及企业自主创新,创品牌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在大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的形势的变化之下,企业去年下半年以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这个困难既是短期集中爆发的一个情况,也可以说是我们的这个行业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实际上不管是国际的形势发生了多大变化,对我们有多少不利的因素,都和我们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还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国际大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就感觉到有一些困难。特别是做出口的企业,在这方面可能感觉困难更大一些。但是,总体上来说,应该说我们的五金行业这两年实际上还是在进步和提高的。这个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是暂时的情况。我相信我们的企业只要坚持自主创新目前,坚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提高附加值,我们会使我们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的。这是我对当前情况的一个判断。

  主持人:今年我们的经济形势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像出口的退税率,美元汇率和银行的贷款利率有了一些变化,人工工资成本,和原材料的价格都有一些变化,这些经济上的变化,对五金行业会不会有影响,有多大影响?

  石僧蘭:我们一直比较关注这些问题,特别是从去年7月1号退税率降低以后,我们这个行业以前都是以出口为主,我们属于轻工行业,也是属于出口前三位的。针对以出口为主的行业,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肯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特别是要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要自主创新,扩大内需,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要引导企业两条腿走路,既抓外贸也要做内贸市场。有些出口企业,是以贴牌生产OEM为主的。实际上对这样的生产企业冲击非常大,我们只挣一个加工费,高额的利润都被外国品牌拿走了。根据海关的统计,进口增长率35.5%,国内的高端市场进口增长35.5%。我们也在研究,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贴了外国商标以后,在海关转了一圈又回到中国市场,我们就把这个情况跟企业讲,一定要开拓国内的市场。为了把国内的市场开拓好,建立品牌,建立国内市场的营销网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近我们也在做工作,我们以中国国际五金展作为平台,让企业的外贸和内贸的人员到展览会上。与国内做内贸的销售公司开推广会议,介绍我们行业的形势。这个时候为企业创造品牌,建立国内的营销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使企业两条腿走路,平衡发展。国内的高端市场本应该属于我们中国的企业的市场,不应该轻而易举地就让给外国人。因为我们现在这样利润大部分让外国人挣走了,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让利润回归中国市场。

  主持人:企业对这些办法有什么反馈没有?

  石僧蘭:有啊,他**建立自己的品牌,不是在做OEM,打自己的品牌。另外一个建立销售渠道,我们的衣食住行,五金行业都涉及到了,我们特别针对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开论坛会,我们也把经销商和生产企业联系到一起,比如七月份我们组织的工具会议,把工具行业的渠道和生产厂家请到一起,让他们当面沟通。让大家要两条腿走路,要平衡发展。

  主持人:就是目前已经在积极做这些工作了。

  石僧蘭:对,**近我们开了四个地方性的会议。比如在东北沈阳,在西北西安,在中部武汉,在华东南京。我们明天还会到上海开一个类似这样的会议,请来国内有影响的销售公司。我们白白地把高端产品出去了,然后回来,高额利润让人家挣了,这个形势大家都很清楚。我估计未来高端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中国的品牌。

  主持人:刚才石秘书长已经提到了,九月份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一个展会,这个是第几届了?

  石僧蘭:在上海是第八个年头了。

  主持人:我们的规模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的五金展会,而且展会的面积突破了10万平米。请您详细谈谈这个展会的情况吧?

  石僧蘭:**我们把这个展会作为一个行业的平台,内贸和外贸的一个平台。我们认为行业展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晴雨表,在展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今年,我们的展会有三大亮点。**个,展会面积突破了十万平方米。这是我们控制的情况下,如果不控制的话,还会发展,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十万平方米我们**进行了分区,有厨卫展览,厨卫展有配件,有整体卫浴。工具这边有锁具等等。我们今年是按照产品的大类分区。可能明年分得更细一些,这个有利于采购商,因为展会规模大了,他不需要浪费他很多的时间。我们写得非常清楚,你根据需要去参观。另外一个,比如你是做这家代理的,你可以同时采购几家产品。这样对生产企业来讲,虽然是你的采购商,我也可以借助,就是做到资源共享,这样生产商和采购商都欢迎。

  第二大亮点,我们办展会的定位和理念有所创新。比如展览会是不是以贸易为主?当然是贸易,但不只是贸易。目前,我们这个展览会有四大定位。**个定位是要研发,要自主创新。第二是展示行业品牌,通过展览会大家知道,比如工具行业**品牌有多少,整体厨房**品牌有多少等等。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行业里面生产品牌的企业90%都到会了。第三是贸易互动,从国际上大的展会上看,都不是展会上拿定单,展会上就是展示品牌,展示形象,多交朋友。会后通过名片,通过网上进行交谈,大家知道网上贸易发展非常快,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再去洽谈。第四个定位可能也是和别的不太一样,我们叫权威信息对称。因为现在信息不对称,所以误解了,或者对自己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误导了企业的发展。我们这个展会上不准确的信息不准发布,对企业发展没有用的信息不准发布。特别是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节约型社会。包括现在退税率降低以后,大家反应很强烈,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退税率降低了以后,有很多出口企业受到冲击,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还是高速发展的。和去年同期比出口增长了22%。30%的企业完成的全行业的增长速度。为什么呢?有些企业增长了40%以上,就是一些好的品牌企业,完成得非常好。所以一定要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中央政策的调整,也是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调整的,退税率不可能回归。另外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不是咱们自己控制的,原材料涨价咱们也控制不了,《劳动法》的实施问题,这五项政策联动,哪个也不会改变的。所以,一定要适应这些政策,怎么办?你必须创新。我们会上有很多新产品的发布,行业的论坛。选择了一些非常好的企业到会上进行介绍,一定要信息对称。

  所以,这个展会可能别的展览是不会做的,我们投了巨资在信息方面要发布准确。

  第三个亮点,我们这个展览会是国际性的展览会,而且有很多的外国组团品牌来中国的。比如我们和德国科隆公司合作以后,都是德国企业过来参展的,是真正的外商来参观参展。他也想开拓中国市场,也知道中国市场是全球**大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

  主持人:现在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是外国的品牌也进入到咱们这个展会,会不会对国产的品牌有什么竞争的压力?

  石僧蘭:竞争是正常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你想生存的话,必须找准你的真正对手是谁?你要做高端市场的话,你一定要瞄准国际上高端产品的质量现状,另外他的工艺是什么,他比我高在什么地方,我和他差距是什么地方。平时你是看不到的,他送到我们家门口了,你要去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信息。

  张东立:另外产品的档次还有一些差异的,这些发达国家他们进入展会**终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他带来的产品还是比我们的档次高一些,形不成同一个层面的竞争,还是有差异的。

  主持人:那对咱们五金制品的生产企业有什么建议吗?

  张东立:我对五金展补充一些情况。刚才石秘书长谈得很详细了,经过我们八年的努力,这个展会有了高速的发展。现在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都对这个展会进行了充分的认可。我们作为主办方还是要进行总结,虽然现在口碑很好,但是我们还要找到他的不足,这样使我们的展会含金量更高。经过研究,我们和德国科隆公司一致认为,我们准备近几年对展会提出16个字的方针,就是要稳定规模,丰富内涵,提高水平,加强服务。稳定规模的目的是使展会能巩固和提高。在内涵发展上多做工作,也就是说要告诉我们的行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企业,我们近期不会在展会面积上扩大,而是进行一些机构的调整。比如参展的企业,还有参展商带来的产品,我们希望有更多有品牌的企业进入我们的展会。原来比如企业实力不够强,产品档次也不够高,可能就会被取代。我们不再扩大规模的一个考虑,也为了使我们参展的企业能够在这个展会上获得更多的价值。也就是加强招商,使海外的和国内的专业采购商人数增长更快,展览面积不扩大,但是参展的观众和采购商数量上大做文章。使参展的企业数量和参观采购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协调匹配,使展会的效果更好。目的就是为了使参展商和采购商都能够得到更多的价值。

  主持人:**终还是为了促进整个五金行业的发展。

  石僧蘭: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展会也不能形成一个低水平的盲目扩张。虽然是一个展会,我们也要把他作为一个品牌去培育,现在虽然是全球第二大,但是和**大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就是在丰富内涵,内涵有了以后就会稳步发展,也会让下一步更快的发展。所以近期在内涵上做文章,可能下一步搞更高层次的技术交流,或者在配套上多做工作。

  张东立:就是使这个展会起到促进整个行业自主创新,展示新产品,新技术,这样一个作用。我们在这个阶段性的目的达到了以后,我们会再进一步扩大规模。我们把规模和质量有机统一起来,使这个展会越做越好。既大又强,就是和企业发展一样,如果光有数量,质量不够的话,内涵不够的话,也不能说是一个高水平的展会。

  关于对企业的建议,我想谈这么几点意见。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主要形势的变化。企业在原材料价格,还有能源的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这些方面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一些的压力。但是我想跟企业说的是,这些企业认为的不利因素影响是有,但是这是一个客观现实的情况,对于企业你只能适应,你没办法改变它。现在**大的问题是,**企业要有信心。你还要有克服这些所谓不利因素的信心,不要一下就觉得成本大幅度上升了,需求也不足了,一筹莫展,甚至有的企业还有消极情绪,或者是怨天尤人,这些是无济于事的。应该是要树立信心,你真的是要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的话,就应该充满信心,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们会有克服困难或者是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要消极地抱怨或者是等待。

  第二点,出路还是要靠自主创新,因为形势稍微有一点变化,企业为什么觉得困难呢?困难**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没有利润了,挣不到钱了。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反思一下,为什么国家出口退税率降低了几个百分点,企业利润一下没有了呢?如果当初国家没有出口退税的政策,那我们怎么去挣钱。实际上这个也反映了我们产品的附加值确实太低了。而且过去这些今年所挣的这点微薄的利润也是靠政策的补贴。所以,还是要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我们产品的档次质量,提高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把利润水平提高上去。我想这个是一个根本的出路,如果这一点要解决不好的话,可能不光是没办法进一步发展,可能都生存不下去。从长期来说,我觉得可能成本的不断上升,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你想让原材料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是不可能的。所以,面对这样一个今后可能成本不断上升,或者是制造业进入一个高成本的时代,企业要想有利润,想赚钱,真的是要靠自主创新,靠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三点,要进一步重视建立我们自主的品牌。现在不管是我们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还是我们在国内市场竞争。实际上我们竞争真正的对手不是国内的同行,是这些国际的大企业。前些年就有说法,是国内市场国际化。我们加入WTO以后,我们的开放度是非常高的,在很多的门类,国际的市场他们是占据着高端的市场的。从国际市场看,我们五金出口总量是非常大的,这几年基本都是四百亿美元,还在稳步增长,但是我们以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是很低的,总体不到10%。这么大的出口量都是贴牌出去的,贴牌出口只能是挣一点加工费,增值的利润都在品牌所有者手里。这也是我们很多企业觉得心里特别不平衡的,觉得大钱都让人赚走了,我们只挣了一些加工费,甚至叫血汗钱。但是这个也是这个阶段没有办法的,你如果不给你贴牌的话,你连这个辛苦钱都挣不着,所以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只给人家打工的阶段,要改变这种局面,使自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有自主的品牌,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定价权。在原材料不断上涨,劳动力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你没有自主品牌的话,说想涨价的话是很困难的。但是有品牌的企业可以涨价。可是做OEM的企业想涨的3%都很难的。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也规模的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方面还要下决心。但是还不能着急,因为欧美这块市场非常成熟,他们几代人都用一个品牌,我们要挤进去把自己的品牌建立起来是非常难的,但是我相信是有机会的。

  **后一点,在当前的形势下。刚才石秘书长也谈到了,要进一步重视国内市场。因为在前几年国家鼓励出口,我们很多的企业总是感觉国内市场秩序混乱,特别是拖欠款现象很严重。就索性做国际市场,虽然利润比较低,但是信誉比较好,不存在什么拖欠的问题。有不少企业都是90%,甚至100%出口,国内市场甚至不做了。但是这两年国际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后,很多企业出口受阻,我们就建议企业一定要在市场结构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平衡发展。如果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可能就是陷入困境。如果坚持国际和国内市场并重的话,两条腿平衡发展的话,可能会比较主动。国际市场不好,可能国内市场会比较好,这样对企业来说,从他的长期持续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

  总之,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确实有不利因素,有困难。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并且在创新,在品牌,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并重发展的话,如果措施对头了,我觉得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困难的环境当中找到我们的出路。而且,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在短短20多年,再说长点就是改革开放30年。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多数都是民营企业,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的企业。经过这么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发展,能够有现在这么一个规模和水平。我觉得现在面对的困难,我们是有办法克服的,只要我们认清这个大趋势,这个成本上升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你只要认识到它。我们调整思路,改变过去过多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模式。转变到要依靠创新,要以质取胜,要通过提高附加值来赚取利润。企业只要把这个思路理清楚了,我想我们是能够比较快地走上一条更加健康的轨道上来。我对我们这个行业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中国人确实是非常聪明,非常勤劳。只要路走对了,我们有很多取胜的把握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是对我们这个行业今后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我希望我们的企业也能够尽快转变和调整思路,思路对了,办法自然就有了。

  主持人:那么我想问的**后一个问题,就是请三位预测一下下一步五金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

  石僧蘭:其实,我觉得下一个阶段,接着刚才张理事长说的,企业要充满信心。**是要抓住这个机遇,这是一个行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的很好时机,不要急躁,要顺其自然地,因为提高产品质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的行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产品质量的调整,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我们高端产品比重肯定要比现在多了,企业的附加值就高了,效益就好了,回过头再搞研发就有资本了。你不适应这个结构,不去做结构调整的话,可能就要死掉。所以,行业冲击性也可能就在这几年,大的越来越大,强的越来越强。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张东立:我非常赞成石秘书长的说法。实际上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因为长期存在的企业数量很多。我们说叫,散多弱小。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的情况,如果长期的停留在这么一个局面的话,肯定对行业的提高是不利的。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我们觉得从积极的方向来说,对这个行业下一步不管是结构调整还是提升都是难得的机遇。我觉得优胜劣汰这个局面真正来到了。企业对这个困难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形势之下,为什么高速发展,有的企业为什么倒闭了。这样的情况这两年挺多的。但是我们觉得,倒闭的企业应该说是没有实力的企业,或者说是自身有严重投资失误的企业。有实力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档次高的,高附加值的企业应该说是越来越好。因为从一个行业来说,我们认为进入一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多了以后,必然造成恶性竞争和利润下降,因为蛋糕就这么大。但是总的来说市场的份额相对是有限的,竞争多了,就会使整个竞争秩序会出问题。比如竞相压价,打价格战。所以,现在这个情况下,有些企业已经没办法生存了。企业的数量可能减少了,但是蛋糕还这么大,这部分份额可能就转到更好的企业去了,所以能够实现优胜劣汰,也会大的越来越好,不规范的就慢慢被淘汰了。这个对这个行业的质量来说会得到一个提升。所以,我们觉得,从中长期来看,这个行业会发展得更加健康。

  但是,因为加剧了优胜劣汰的进程,可能也挺残酷的,一些弱小的企业可能要在竞争当中被迫倒闭退出,这确实是挺痛苦的。但是站在全行业的角度,我们相信这个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健康。不仅大,而且真正能够做强。从站在行业的角度我们是这么一个判断,而且对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好事情。

  主持人:今天感谢三位领导来到新浪家居作客,也希望像张理事长所说的,相信通过努力五金行业会越来越好。各位领导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希望有机会再来我们新浪作客,本次访谈结束,谢谢三位。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