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技术壁垒空调出口技术指南出台
互联网 06-11-07 阅读数:
能够帮助空调企业了解**新目标出口市场的法规、标准、认证认可等方面信息的一项技术性贸易措施——《出口空调器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9月6日正式宣贯发布。《指南》将有效指导空调企业跨越国外技术壁垒,促进和扩大空调产品的出口。
随着中国家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家电出口面临的问题和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国外纷纷出台的绿色环保法规和标准、能效标准等,已形成具有明显特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使中国家电业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因此,受商务部的委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组织空调器行业的专家编制了这个《指南》。《指南》主要研究了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及中国香港9个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几年空调器的出口量、出口额统计数据;中国空调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空调器出口目标市场情况介绍;国际上空调器安全标准的比较和差异;国内外空调器性能标准的比较和差异;出口目标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与中国的差异,其中重点介绍了欧盟的CE认证、北美的CSA认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品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日本的技术法规以及韩国的安全认证,目标市场插头/插座标准、认证介绍以及电源电压和频率介绍;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等。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适应欧美等地的市场情况,指南还在附录中详细介绍了出口市场的风俗人情及国民生活习惯。
《指南》指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表现在价格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国内的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加上国外大公司的生产场地开始前往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的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各国,所以未来“中国造”的成本优势将日益降低,中国产品也很难在WTO框架内长期保持和倚重价格优势。因此,企业今后的竞争是技术竞争。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技术进步。
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空调器累计出口量已达2100万台,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和9.4%。空调器已经成为中国家用电器出口份额较大的产品之一。据悉,目前中国空调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各国、日本及中国香港几个市场,而对东欧、拉丁美洲、非州、大洋州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出口极少。这就造成了中国空调产品的出口和美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指南》倡议,企业应该进行多元化市场开发,以分散危机。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标准在促进国际贸易的同时,又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从长期发展看,其他非关税壁垒将趋于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作用将逐步增强。为此,从2003年起,商务部就组织有关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中国出口商品具有优势的领域开展了“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研究工作,建立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商务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100项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的编制。在家用电器领域,微波炉等产品的出口技术指南也将相继发布宣贯。
据介绍,今年6月,商务部已经在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建立了“商务部首批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商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