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瞒、不行贿,远大空调靠价格透明度换取客户信任
互联网 06-11-02 阅读数:
东方卫视财经访谈节目《波士堂》正在播出,嘉宾是远大空调总裁张跃。主持人曹启泰请观众猜一下张跃**喜欢的人是谁,一位女士拿过话筒:“我猜会选拿破仑——因为身材相似。”尽管台下有些“不怀好意”的笑声,张跃还是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自己也选择了拿破仑,我和他身高一模一样,都是一米六四。”
在节目播出两天前的9月7日,记者在长沙远大空调总部见到的张跃,看上去比电视屏幕上显得更加黑、瘦,也更加矮一些。张跃说,熬夜的人很难长胖,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
无论是面对媒体还是客户,张跃都不习惯面对面很正式地交谈,聊得高兴的时候他更喜欢用手搭着你的肩膀,头靠过来与你推心置腹。后来,张跃也承认,聊天时的一些小动作也是为了拉近关系。这个声称80%精力都放在研发上的“技术型老板”,并不想放松对客户感受的把握。
远大生产的产品是中央空调,这是一个几乎每个城市人都会接触到的产品,无论是写字楼、商场还是酒店,都离不了这个控制冷热的机器。尽管很多人都听过远大空调这个名字,但是却并未亲自购买过,这是因为远大只生产中央空调,主要提供商户、大型卖场、写字楼之类的客户,绝大多数家庭用户并不会直接购买远大的产品。
价格比日本、德国同行贵 全球市占率却超过80%
与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低廉的价格不同,远大的空调并不便宜,规格相近的产品要比其他空调贵两倍左右。即使在国外,远大也比日本、德国同行的价格高一些。价高而受欢迎,远大并不靠价格优势取胜。
在创立远大的时候,张跃就决定:永远不做电空调。“中国大多数电力都是来自煤炭,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所以远大生产空调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天然气、废热、太阳能。近几年,很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鼓励非电空调的政策,这让远大在全球非电空调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成绩之后,依然在国外市场保持着销售额每年150%以上的增长。
张跃做生意的态度和一般企业很不一样,若是违反诚信、欺瞒客户的生意他都不做,公司产品价格的信息甚至公开在网站上,客户一目了然。但这也让对手有了攻击他的机会,但是张跃坚持维系他所累积的“透明经营”,因为他知道,唯有客户相信才是一条可长可久的路,才能够创造创业18年每年都有赢利的成绩。
对于企业家来说,诚信也需要管理,也会产生向上的力量。西班牙瓦拉大学阿莱霍·西松教授的著作《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一书中提出: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行善事、有德行,才能培养出部属行善事、有德行。 而诚信也会反映在公司营运的绩效和品牌形象上。
“中央空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客户是**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张跃认为这个行业有它的独特个性,“客户只知道需要冷或者热,但是并不知道面临什么风险,有多少可能的损失和获利。”因为中央空调客户大多不了解产品的性能,蒙骗和欺诈就成了行业潜规则。
绝不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 价格透明 宁可不要订单也不行贿
但是张跃却并不想利用客户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他在公司颁布了“不蒙骗客户、不搞恶性竞争、不搞三角债、不行贿”的铁律。
在这条铁律下,远大销售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不让客户“买多了”。因为对于中央空调这种使用25年以上的产品来说,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远大于设备价格,而且中央空调是一个相当消耗能源的机器,比如在一座写字楼中,每年中央空调能源的消耗要占营收的2%~5%。如果空调设备的采购,比实际需要制冷量多添购了10%,那么就将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一直为这多使用的10%能源付出代价。
“这就是作为销售者和作为服务者的区别。”张跃说。在远大,当一位客户有意向购买中央空调时,远大销售人员——在公司内部称之为售前服务人员,会**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并请公司的服务工程师共同对客户的使用环境、用途进行评估和测算,然后对客户提出一个建议。
90%的情况下,远大销售人员提出的方案,由于注重节能的考虑,机组能耗要小于客户初始设计的方案,换言之,远大会建议客户购买更小更便宜的设备。
远大空调的价格比同行贵两倍多,一方面是因为远大空调只做非电空调,非电空调的材料成本本身要比电力空调高一些;另外一方面,远大空调对设备材料要求很高,90%的材料采购都是来自进口。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案中,因为担心这些质量不好的中央空调频繁出现故障,所以在传输管道中预留了很多阀门,但是实际上,这些阀门对水流的传输会产生阻碍作用,同样降低了中央空调的工作效率。比较严重的,三五年维修的费用就已经够再买一台中央空调了,其中还不包括因为停机造成的损失。
“同一幢楼,空调费用每年每平方米低的仅30元,高的超过200元,而且这种情况要持续二三十年,你说哪个更划算一些?”张跃问道。正是以服务者、而不是销售者的角色心态,远大成立了城市建筑节能研究院,让公司不只是开发空调技术,也为客户提供节约能源的方案。
即使以现在的电价来计算,电力空调的花费也要比非电空调多很多。比如在上海港汇广场采用的电力空调,每年每平方米的空调使用费是107.5元,而采用非电空调的明申商厦的费用则只有33.9元;北京的华宝大厦的电力空调每年每平方米需要89.6元,数码大厦则因为采用非电空调只需25.6元。
中央空调这种大型设备的采购,通常都会有桌面下的交易,回扣之类的事情几乎已经成为行规。但是张跃却严格要求销售人员“不得行贿”。如果远大的供货商有行贿的表示,它的质量也会马上受到怀疑,被远大从供货商名单中降级甚至除名。
在远大的网站上,有一个公开的价格表,什么设备多少钱写得一清二楚,对于任何客户来说,都不会有额外的折扣。“一个有道德讲感情的厂家,不应让讨价还价的人得到额外降价,使相信厂家的人反而多花钱。”张跃的看法是,“商业行贿对卖方和买方都构成了极大的损害,今天你因为行贿占了一点小便宜,明天就会吃大亏。”
营业额10多亿就成为纳税大户 塑造诚信文化先从老板不欺骗做起
尽管销售人员对此抱怨颇多,因为很多公司的采购人员一听说没有回扣,产品介绍都不会再听了,但是张跃却说这些人根本就不应该成为远大的客户。不过自然也有客户喜欢远大的这种做法,“比如民营企业,哪个老板希望采购人员拿高额回扣买回烂东西?”张跃说,现在这个客户群正在加大。
价格透明,客户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个设备的价格,竞争对手同样也可以轻易知道。这当然给远大的销售人员带来很多压力,因为竞争同一项目的时候,竞争对手对远大的底牌一清二楚。张跃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成本,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被大多数公司接受的“尾款”,被张跃认为是危害很多产业的严重疾患。留尾款,是大型设备销售中的普遍现象,尤其像中央空调这样的设备,买家大多是房地产商,购买设备罕有先付全款买下的,比较有信用的也要**后留三成尾款年底付清。
但是张跃却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全款发货,货款不到账,机器不出门。很多公司并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规则,所以眼睁睁看着订单丢掉,但是张跃并不妥协。他认为,尾款不仅影响公司财务健康,而且很容易形成三角债,“客户拖欠厂家的,厂家拖欠供货商的。”远大有三四百家供货商,任何一家供货商都可能因为货款问题产生情绪,都可能影响到远大产品质量,破坏整个供应链的健康。
在远大办公室的一侧尽头,有一个员工聊天、休息的小酒吧间,墙上贴着一些近期的奖惩通报。在一张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排行榜》的榜单上,有着张跃的批示:“远大人要一起努力,让远大排到**位。”
远大在这个榜单上排在第18位,远大曾经连续多年排在中国私营企业纳税额的前5名,2002年甚至排在**名。而事实上,远大的年营业额只有10多亿元,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规模并不算很大,只有一些房地产公司营业额的几分之一。
“决不偷税漏税”,在远大并非空话,而是必须执行的要求。张跃认为依法纳税是天经地义的:“抛开企业社会责任不谈,每个企业都希望建立内部的诚信文化,至少老板不会愿意财务人员欺骗自己,但是如果老板**要求财务人员通过做假账偷税漏税骗政府,那么财务人员就会回头来骗老板。”
在湖南的商业圈里,不少企业家笑张跃比较傻:“以他的资金和人脉,如果做房地产的话估计可以赚下十个远大了。”但是张跃对这种赚钱方式显然不感兴趣,在创业的18年里,他只做了非电空调这一件事。
9月7日,远大空调总部来了一拨俄罗斯客户。“一般公司招待客户怎么招待?高档餐厅、歌厅、酒吧、洗脚城……远大不做这个,客户来了就住在远大公司里,一顿饭几个人吃下来也就100元。”张跃说,“让你看看我怎么招待客户的。”
晚上8点钟,远大为客人举行了一个小型欢迎晚会,几首歌、几段民族舞蹈,因为唱歌和跳舞的都是远大的普通员工,也谈不上专业。“如果请专业演员,也用不了很多钱,但是专业演员哪里看不到?客户来这里明显不是冲这个来的,他们要看远大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们就是要由自己的员工表现出真诚来。”张跃随后演唱的几首俄罗斯歌曲,也让客户很意外,毕竟不是哪个大老板随便就会为客户唱歌的。晚会在俄罗斯客户拍着手为张跃伴唱中达到高潮,“气氛相当融洽,但是远大的成本只不过100多元。”
张跃说:“我有80%的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另外的20%就放在企业文化上。”远大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有很多细致的规定。在一本名为《克己复礼》的小册子上,对员工如何打电话、如何与人握手,甚至吃饭的时候如何喝汤都有具体的指导。
远大讲究礼仪、道德的确取得了效果。在远大办公区、食堂、宿舍等地有几个供应日常用品的小卖部,并没有售货人员来看管,只是凭借员工个人自助刷卡消费,多年来几乎没有一笔对不上账。
在这些细致的规定里,也有一些看似不尽人情的,比如远大规定,公司内部员工不许谈恋爱、结婚。张跃的理由是,如果夫妻都在一家公司,无论他们是隶属关系还是平行部门,都可能因为有个人感情、个人利益考虑而作出对公司不利的事。尽管有员工因此而离开远大,但是张跃却并不想在这方面做一个开明的领导者。(